毛集实验中学坐落在安徽省淮南市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被誉为淮南市教育的西窗口。学校注重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素质,着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办学条件
毛集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务实,具有较强的创建和开拓意识;近几年来,学校围绕创建市级示范高中的目标,提出了“提高质量创示范、打造品牌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当地提供了较为优质的教育服务,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校长提出“打造品牌,追求示范,提高质量,推动发展”的口号,鼓励大家团结协作,艰苦创业,把全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创建及发展之中。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人人心系创建,个个谋求发展”的大好局面,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状况达到了办学以来的最佳状态。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利用区位优势。为当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普及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全面建设毛集实验区的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创建市级示范高中急需和必要,而且条件日臻成熟。
教学建设
近几年来,学校想方设法筹集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001年以来投入建设资金达2100多万元,建成了2幢50个教室的教学楼; 467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落成了460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彻底消除了危房;配备了1个多媒体教室和2个64座网络机房;建设了校园广播网系统;新增图书近万册;改善了教师办公环境。2004年区管委又请安徽农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院对学校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分离。新建一个运动场和“全民健身”场地;新开辟塑钢宣传橱窗;添置了“求索”雕塑;扩大绿化面积2660平方米;1730平方米的食堂工程的征地工作(5.8亩)业已完成,不久即将动工。省“农远工程”30座微机也即将在年底到位。
师资力量
首先,实施“科研兴校”工程,集体备课、校本培训等已常规化,省级课题《关于农村中学生精神关怀缺失的调查与对策研究》即将结题。
其次,先后派出120余人次到安徽师范大学参加高考研讨会;150多人次到淮南二中、凤台一中参加教学研究;在市级以上发表或交流的教育教学论文443篇。
第三,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三维目标”取代“双基目标”,构建师生平等、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一批教师诸如王运华、仇恒双、汤瑞萍等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
第四,切实开展好听课与评课活动,落实了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校级示范课、指导听课不少于10节;每学期面向全区成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同时邀请市教研室和教科所专家到我校视导听课、评课并开展讲座。
第五,加大培训力度,挖掘本校潜力。2004年实施“1357”计划,对于任课教师通过有计划培养,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学科带头人。目前有16人进行研究生班学习,2人进行在职研究生攻读。第六,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优秀教师资源,近三年从高校毕业生中陆续引进45位本科生充实教学一线。已经有1人成为省级先进教育工作者、10人成为市级骨干教师,7人申报区级学科带头人。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毛集中学高中专任教师64人,本科学历64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职称15人,正打造出一支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整体水平与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办学理念
学校加大了对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教育,要求大家更新观念,以服务于教育教学为宗旨,以建设一个优美、文明、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为目标,增强了大家的公仆意识和育人意识。近几年学校的变化已赢得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进一步认可和赞誉。
1、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素质。
2、抓好队伍建设,构筑教育网络。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升管理素质。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5、充分发挥群体智慧,推行民主管理。
主要成就
近几年来,广大学生遵纪守法,讲学习,求上进,比成绩,“争做学习的主人,争做守纪的模范,争做环境的卫士,争做安全的践行者”已蔚然成风。该校初高中分别与市属学校实行并肩联考,成绩斐然。学校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以来高考捷报不断,已连续三年跻身全市高考升学前十强学校。2005年市级物理学科竞赛8人荣获一等奖;数学学科竞赛5人荣获一等奖。2005年淮南市第五届运动会上该校运动员以6枚金牌3枚银牌的好成绩位居全市中学组金牌总数第五名。2005年淮南市中小学广播体操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2005年淮南市教育系统举办的“12.9”爱国主义纪念活动中,学校的舞蹈《金珠玛咪呀咕嘟》作为毛集实验区唯一的代表节目深受观众一致好评。2005年淮南市优质课评比中教师6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2004年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分别把该校作为大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近几年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获得毛集实验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先进党组织、安全文明校园、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淮南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信息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园林式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等30多个荣誉称号。
为了开创我校创建工作的新局面,引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5人,充实了师资力量,2004年成立了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下设四个分中心,即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培训中心、软件制作开发中心。近年来,为毛集实验区教育局、人事局承担了300多人次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培训任务。现在,全校中青年教师已初步掌握电教技术,还自筹资金10万元,架设校内光纤,添设服务器,校园网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校内办公信息化,教师通讯网络化,有力推动了学校在现代技术教育工作上的快速发展。几年来,电化教学及校园网络建设工作开展得富有特色和生机,2005年学校的网站与淮南教育城域网接轨,宣传了发展中的毛集中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还向曹集中学、陆庄小学等赠送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辐射带动了周边兄弟学校的发展。2003年学校被淮南市教育局评为现代信息技术工作先进集体。
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除了面向全区成功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对曹集中学、陆庄小学赠送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之外,还先后选派姜华、王多清等6位教学骨干对董岗学校、王郢学校等支教帮扶,其中2人已任学校领导;对河口学校支援了近2000元的软件设备,带动薄弱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针对毛集中学办学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组希望实验区能继续支持毛集中学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毛集中学要抓住时机,巩固创建成果,尽快落实校园规划,继续加强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进一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扩大办学规模,为当地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作者:毛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