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岗湖镇:“五老”同心筑防线 织密暑期防溺网

发布时间:2025-08-19 16:27点击数:作者:李芮来源:焦岗湖镇

 在毛集实验区关工委精心部署防溺水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银发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引领下,焦岗湖镇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动员“五老”人员,充分发挥其政治、经验与威望优势,精准投入青少年暑期防溺水工作,为全镇少年儿童筑牢生命防护堤坝。

 一、常态巡查排隐患,“五老”化身“安全前哨”

 依托“五老”人员对本地水域分布及历史隐患点的深入了解,组建了多支常态化巡逻队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坚持每日清晨、傍晚等重点时段巡查责任水域,风雨无阻检查堤岸稳固性、水深变化及护栏、警示牌等防护设施状况。针对午后高温、傍晚纳凉等溺水事故高发时段“五老”巡逻队加强重点水域蹲守和流动巡查力度,在周末及节假日显著增加巡逻频次,及时劝导、制止在水边嬉戏玩耍的孩童,有效堵塞监管漏洞。

 二、宣教入户接地气,“五老”讲透“安全经”

 “五老”人员聚焦监护责任落地,在曹集街道对来往村民宣传防溺水的相关注意事项,同时精准发放图文并茂的防溺水警示宣传单,使安全要点成为村民抬眼可见的“生活伴侣”。这一举措通过场景化嵌入破解了三大难题:一是解决隔代监护中老年人识字难、记性差问题,用直观图示替代文字说明;二是形成全天候无声提醒,弥补口头宣教易遗忘的短板;三是对留守儿童家庭实现监护责任具象化。一张张警示宣传单如同扎根生活的安全种子,让“远离危险水域”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准则,切实筑牢家庭防护第一道屏障。

 三、温情守护补短板,“五老”撑起“关爱伞”

 针对监护力量薄弱的困境儿童,“五老”人员建立动态监护网络。塘沿村“五老”人员推行田间守望机制,发动村民在耕作间隙动态监护儿童安全。这一机制实现三重守护升级:一是延伸监管半径,将分散的田间地头转化为天然监护哨点;二是打通响应壁垒,建立“发现-通报-处置”应急闭环;三是激活互助基因,让生产劳动与安全监护自然融合。当荷锄劳作的村民成为移动“安全眼”,传统村落的人情纽带便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力量,真正实现“耕作不停护、监护不断线”的乡村智慧防护。

四、群防群治筑根基,“五老”激活“共治力”

 “五老”人员深挖乡村传播规律,依托村村响广播系统,每日早、中、晚三次播报防溺水警示,将安全提示精准嵌入村民生产生活节律。这一举措实现多重治理价值:一是突破时空限制,让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同步接收警示信息;二是塑造集体记忆,固定时段的重复播报形成条件反射式警觉。当“水深危险莫靠近”的乡音随炊烟飘荡在村舍间,安全理念便从政府要求内化为村民自觉,真正实现防护意识“入耳入心入行”,为全民防溺水奠定坚实认知根基。

 下一步,焦岗湖镇将持续推进“五老”防溺水工作,优化服务保障提升应急能力,深化安全守护与关爱陪伴融合,让青少年在安全浸润中健康成长。全镇将凝聚“五老”智慧与情怀,以扎实行动筑牢水域安全防线,为平安乡村建设注入银发力量,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