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综治中心化解邻里积怨
毛集实验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民解忧”工作理念,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化解”矛盾调处机制,将民生服务精准送到群众心坎,近日,区工委政法委副书记胡焕玉亲自督办一起历时近五年的邻里土地纠纷,以“情理法”融合调解模式促成双方和解,获辖区群众广泛赞誉。
积怨五年:土地争议引发多次冲突
6月4日,焦岗湖镇塘沿村村民贺某根向区综治中心求助,反映其与邻居贺某烈的土地纠纷已持续近五年。2021年,贺某根发现贺某烈将花盆放置在其宅基地范围内,双方因“土地归属权”发生首次争执。由于贺某烈房屋购自开发商,村书记与开发商介入调解时,贺某烈坚持屋后土地为“祖产”,首次调解未果。2025年4月23日,贺某根发现贺某烈不仅持续占用土地摆放花盆,更铺设砖块扩大占用面积,盛怒之下损毁花盆与砖块。次日贺某烈持监控录像报警,经焦岗派出所、镇综治中心及村两委联合调解,双方仍各执己见,矛盾陷入僵局。
领导督办:多维取证制定调解方案
区工委政法委副书记胡焕玉获悉案情后高度重视,研判认为若简单通过行政处罚处理,可能激化双方积怨。6月中旬,胡焕玉带队深入塘沿村,通过走访周边村民、核查村委会土地确权档案,并系统梳理镇村历年调解记录,精准定位矛盾焦点——土地权属证明与历史使用习惯的认知差异。经综合研判,形成“政策解读+历史溯源+情感疏导”的三位一体调解方案。
高效化解:多部门联动促成和解
6月21日下午,在区综治中心调解室,胡焕玉牵头组织镇综治中心、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开展联合调解。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既出示土地确权法律文书明晰权属界限,又结合农村土地使用传统情理疏导,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后,双方终于达成共识:贺某烈清理占用土地的杂物,贺某根就损毁物品致歉。在调解人员见证下,双方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承诺今后和睦相处。
这起历时近五年的邻里纠纷成功化解,是毛集实验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