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会议】【会议成果】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关于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汇报
(2023年6月8日)
根据全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会议安排,主要汇报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关于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截至6月7日,我区PM2.5浓度为44.06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7% ,位次全市第5名;PM10为71.4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7%;位次全市第二名,空气优良率为78.6%,较去年同期提高3.6%,位次全市第五名;臭氧浓度为141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8.1%,位次全市第三名(附件1 截至目前空气质量情况)。这是一季度我区空气质量站点无人维护的情况下取得的,但针对全年空气质量控制目标,我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实现全年在市位次保三进二,下步我们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抓好治污减排行动。一是加强区域内4家水泥粉磨站、4家砖瓦窑、2家混凝土搅拌站的粉尘、烟气治理设施的提标改造,确保达标排放;二是对园区重点管控的通宇塑编、庆东塑业、福临门业、胜奇电子四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进行严格管控,做好污染天气的应急减排。
2.开展扬尘治理行动。严格落实《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对空气站点周边及全区域的扬尘污染问题进行严格整治。区环委办根据市里文件要求,牵头制定印发了《毛集实验区2023年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方案从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房屋拆迁扬尘治理、道路扬尘治理、建筑垃圾处置与消纳、工业企业及其堆场扬尘治理、社会堆场整治、裸土综合整治、港口码头及其堆场扬尘治理、运输车辆综合治理九个方面列出整治措施和责任单位,各镇党委、政府、焦岗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园区办要对本辖区环境空气质量负总责,加强对区域扬尘问题的监管,确保扬尘污染管控措施落实到位。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协调解决扬尘治理存在的问题,切实负起监管责任,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3.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区环保、城管、交通部门联合,属地镇配合,对毛集镇的散状物料堆场、建筑垃圾破碎、煤矸石加工等散乱污企业加强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打击取缔。
4.抓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行动。严格按照《毛集实验区2023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建立逐级包保责任制,落实秸秆禁烧工作部门职责,加大督查巡查力度,确保我区2023年秸秆禁烧“零火点”。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
焦岗湖国控断面1-5月均值达标,省控断面丁家沟、便民沟1-5月均值达标。焦岗湖总磷0.0365、COD16.5、溶解氧10.07、高锰酸盐指数5.07(附件2 截至目前水质情况)。从主要指标看,总磷、COD、溶解氧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对平稳,但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着不同幅度的上升,由去年均值4.04上升为今年均值5.07。经专家分析,导致超标的原因是湖内内源污染,其中有机物腐烂,特别是去年大面积菱角腐烂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焦岗湖及其支流水质持续达标,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发挥阜阳、淮南两市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精准研判,科学决策,推动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加强汛期水资源调度;二是及时进行湖区水草收割,做好水面漂浮有机物的打捞,重点对国控点周边的水草进行打捞;三是加快十四五国控点生态修复与治理;四是完成《焦岗湖水质稳定达标方案(2023-2025年)》编制;五是持续对焦岗湖入湖水系进行监测;六是加快环保项目的实施与申报。
三、关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2019年以来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及反馈问题涉及我区个性问题未完成验收销号的共33件,主要是砖瓦窑厂、光伏发电项目违规建设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如下:
(一)国家级层面
1.2019绿盾行动涉及金辉光伏、中电国际光伏8个问题点位,待8月份拆除完毕后上报验收销号。
2.2021年中央督察反馈未验收销号问题12个(全市共性问题10个,个性问题2个)。其中,水质问题1个,已完成市级验收销号,待省级验收;光伏问题1个,待8月份拆除完毕后上报验收销号。
3.2021年中央督察转办信访件未验收销号3件(全市共性问题),其中2件为全市乡镇污水处理站问题,已上报市局验收销号材料待验收;1件为砖瓦窑厂问题,市级联合验收销号未通过。
(二)省级层面
1.2019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未验收销号4个,其中,全市共性问题3个,个性问题1个(光伏问题),待8月份拆除完毕后上报验收销号。
2.2021年焦岗湖流域省级专项督察未完成问题6个,其中,完成整改待验收销号4个;光伏问题2个,待8月份拆除完毕后上报验收销号。
3.2022年安徽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1个,焦岗湖光伏违规问题,待8月份拆除完毕后上报验收销号。
4.2022年省生态环保督察期间交办我区信访件未验收销号1个,为国华、天瑞窑厂问题。
5.2022年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7个,其中,全市共性问题14个,个性问题13个(光伏问题1个,水质问题2个,砖瓦窑问题6个,其它4个:毛集镇政府门前、颖风公路河沿岸等处有多个雨水排口外排生活污水,水质均为劣V类;毛集实验区污水处理厂应急管控措施不到位;毛集实验区未按规范要求建设备用水源;毛集实验区的9个水源地有7个未定期监测)。我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整改方案制定了我区整改方案,目前正按照方案有序推进整改验收工作。
(三)市环委会通报问题
市环委会通报问题3个,其中,益民窑厂、日业窑厂扬尘问题已整改完成,并处罚到位;慧强物质回收公司场地已清理、危废暂存间已建成,对慧强环境问题已查处到位。
(四)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束学叁带队督察毛集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束学叁带队督察毛集发现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3个:花家湖社会堆场有部分物料未清理;慧强废铁回收公司场地未硬化、雨水收集池整改不到位;绿润陶粒厂有部分污泥未清理。
(五)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23年度内需要完成整改验收销号的问题清单(清单见附件3)。
(六)2023年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任务上报市环委办第一批任务清单(清单见附件4),其中10个问题为立行立改问题,已纳入“1+1+N”问题清单,14个问题由市环委办上报省厅。
下一步要求:
1.狠抓排查整改。根据“自查从宽,被查从严”要求,对已报送的第一批报送的任务清单,各部门、镇、园区、湿地公园管理处按照报送的时间节点推进整改。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第二批任务清单需于6月15日前报送区环委办,对砖瓦窑、堆场、煤泥晾晒等突出环境问题要重点排查整治,严防反弹。
2.持续压紧压实整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压紧压实整改部门、属地责任,对未整改完成的信访件、反馈问题,要认真调研,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整改方案,继续实施挂图作战和动态销号管理;对已经整改完成的问题组织开展“回头看”,盘点存量、控制增量,严防问题反弹。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切实抓好整改,尤其是整改临期的问题要加大整改力度,抓紧推进整改验收,确保按期完成销号任务,未到期的问题要序时推进,按照整改时限高质量整改到位、整改彻底。
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土壤、地下水保护工作涉及我区很少,主要是在农业农村生态保护方面,包括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四项任务。
1、农村环境整治任务
我区从2015年开始对全区38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2020年年底38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实施了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个村分别为后拐村、大郢村,治理内容为沟塘清淤及生态修复。(共9个村的治理任务,2022年已完成3个,2023完成2个,2024年完成2个,2025年完成2个)
3、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我区上报共计黑臭水体15条,2022年已完成3条水体的治理,分别为毛集镇河西社区牛角沟、夏集镇夏集老街西大塘,焦岗湖枣林大沟焦岗村段。
2023年,共有6条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分别为董岗村大沟、大郢村内无名沟、花家湖社区老窑沟、刘圩村莫庄养猪场沟、枣林大沟穆台村段、新建村董家瓦房沟。目前刘圩村莫庄养猪场沟、新建村董家瓦房沟已完成整治,余下4条黑臭水体整治暂未开工。(共15条黑臭水体任务,2022年已完成3条,2023完成6条,2024年完成3条,分别为后拐村方家沟、立新村小郢西南沟、曹集村蘑菇厂旁沟,2025年完成2条,分别是刘岗村前郢塘、中心社区小郢孜詹家沟)
4、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
2023年任务是夏集镇驻地夏集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增效内容为维修相关净化设备,修整污水入口管网。提质增效后收益户数能增加200户,污水收集率由原来的70%提升至90%。需要区城投公司和夏集镇制定方案,推动落实。
四、关于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
(已由区农发局制定了行动方案,请农业发展局汇报)
五、关于西淝河闸下断面“十四五”水质稳定达标方案工作
涉及毛集实验区的主要是有以下6个方面:
(一)推进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1.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夏集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2025年,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升到一级A标准,进一步削减污染负荷。
2.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开展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和修复,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对于雨污合流、溢流污染严重的区域,优先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于进水浓度低的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长期低于100mg/L)开展管网系统化整治,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
(二)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对汇水范围内涉及毛集镇、夏集镇8条农村黑臭水体(中心社区小郢孜詹家沟、刘岗村前郢塘、后拐村方家沟、董岗村大沟、河西村牛角沟、立新村小郢西南沟、夏集老街西大塘、刘圩村莫庄养猪场沟)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清淤疏浚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三)推进养殖业污染整治
加大整治水产养殖秩序的力度。在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划定限制养殖区,输水干线水体内禁止网箱养殖水产品。严格控制西淝河及花家湖等主河道围网养殖面积,逐步取缔汇水范围内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围网养殖,缩减主河道养殖面积,减少养殖投入品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引江济淮”工程正式通水前,完成主河道围网养殖的拆除工作。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
(四)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
1.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持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对化肥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进行指导,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加强农药化肥使用管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到2023年底,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5%。
2.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大力推广秸秆养畜、生物转化、生物质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科学调度秸秆收集和还田机械,与夏收同步抓,提升秸秆收集效率,防止秸秆高温浸沤污染水体,减少因秸秆堆积河(渠)边对水体的影响。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3.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减少或转移在主河道两岸50米范围内农业种植活动。针对侵占岸线现象、不符合岸线分区管控要求的区域,常态化开展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行为的清理整治行动。
(五)实施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颍凤河、丁家沟等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通过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截污工程、绿景观绿化、生态缓冲带建设、水生态修复等措施逐步提升支流水生态环境状况。水质目标,颍凤河、丁家沟达到Ⅲ类水质目标。
(六)构建“一断一网”监测监控体系
完善西淝河闸下断面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构建“一断一网”的监测监控体系。加强对重要支流断面及重点污染源排污口的定期监测。在颍凤河等重要支流设置水质监测断面,开展汛前及汛中水质监测。同时加强汛期水质监测及预警预报,针对汛期开展排查性监测,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应急管控措施,防范汛期重点区域水环境风险。
二、关于淮南市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面的工作
根据淮南市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进行全面调查,实现应查尽查。拟于7月份开始委托第三方对排查城区内汇入河流、沟渠、码头、工业聚集区、城镇等开展“全口径”排查,核实确定入河排污口信息。
在排查、监测、溯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排污口问题清单,按照“一口一策”原则,逐一明确入河排污口整治要求,分级分类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推动入河排污口水质逐步改善。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2023 年底前,完成30%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完成70%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