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简介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淮南市西面、毛集综合实验区南部。公园东接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与古城寿县隔淮河相望,西、北两面与颍上县、凤台县毗邻。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约为3600hm2。规划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有各类水生维管束植物19种,浮游植物共45种,野生动物104种。鸟类占野生动物的大多数,77种,其中有许多珍稀鸟类,如灰鹤、白枕鹤等。焦岗湖居民依水而居,产生和积淀了浓厚的渔家历史文化。公园内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融为一体,极富特色。
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是毛集实验区派出机构,焦岗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是安徽省渔家乐的发源地、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十大休闲基地、皖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被誉为“淮河大湿地,安徽焦岗湖”之美称。近年来,毛集实验区提出建设“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重要战略目标。为使焦岗湖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以“保护优先、适度恢复、保护与恢复并重;科技先导、合理开发,科研与建设同步”为指导思路,以“保护-利用-提高”为规划理念,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协调和谐发展”为方向原则,启动多项保护措施,在植被恢复、退网还湖、清理围湖造田以及低洼地的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焦岗湖处于中国南北气候、动植物过渡带上,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淮河在哺育淮河儿女的同时,也给处在淮河流域腹地的焦岗湖留下丰厚的文化资源。碧水涟漪、烟波浩渺的焦岗湖既有茫茫无边、处处迷津的芦苇荡,别样红花、清香怡人的荷花淀,翠绿诱人、可食可药的野水果,成行成排、随风摇曳的野水草,苇中鸣叫、湖边觅食的水鸟群,种类繁多、营养丰富的水产品,沟渠纵横、遍地绿色的田野风光;有生活在湖中的水上人家(渔家乐),淮河岸边的农家风情;有淝水之战的古战场“青冈城”遗址,佛教文化圣地原圣寺,陈集老桥,欧苏台,插花庙、州来十二连城之罗城、蛇城、雨淋城、江上青烈士纪念地、淮河民俗风情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留下“神莲”、“神船”、“黑龙遭难”、“赵匡胤困南塘”等美丽传说;还有反映淮河两岸民俗文化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汉民间歌舞的“活化石”,享有“东方芭蕾”之美誉的花鼓灯等。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工委、区管委依托焦岗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战略,按照“依托焦岗湖、做好水文章、挖掘湖文化、发展大旅游”的思路,目前焦岗湖已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并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行业休闲渔家乐百强、安徽省十大旅游休闲基地之一、安徽省渔家乐发源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18年接待旅游人数1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31万元。
焦岗湖旅游资源丰富,其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六万亩水面碧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岸边青芦丛丛,湖中渔船点点,云蒸霞蔚,临水听荷,鸥鸟翔集,犹如一幅巨大的水粉画,镶嵌在广袤的淮北大地上。数千年淮河民俗文化、东方芭蕾--花鼓灯、华东地区最大的芦苇荡、独具特色的水上人家、鲜美丰盛的渔家美食,又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焦岗湖周边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它东临茅仙古洞、鸡犬升天的八公山、南邻历史文化名城寿县,西临八里河风景区,构成了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焦岗湖景区还拥有众多美丽传说,如 “神莲”、“神船”、“黑龙遭难”、“赵匡胤困南唐”等美丽传说,堪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态旅游处女地。